Thermaltake耀影12RGB风扇评测可换双扇叶打造完美机箱灯效

机箱内散热风扇的安装方向会根据安装位置会被设置成吸风或者吹风模式,通常来说机箱顶部和后部风扇是会用吹风模式的,风扇的正面会对着机箱内部,此时RGB风扇会处于最佳的展示角度,但机箱前部、侧面和底部的风扇基本都是吸风模式,风扇的背面对着机箱内部,风扇上的RGB灯朝向是对着机箱外面的,看起来很奇怪,而Thermaltake曜越近段时推出的耀影SWAFAN系列RGB风扇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耀影SWAFAN RGB风扇有12cm和14cm两种直径,它是Tt首款具备可替换式扇叶设计的风扇,有别于传统风扇,内附了两种可替换式扇叶。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调整气流的方向,同时不会牺牲绚丽的RGB灯光效果,多功能设计与便利性让用户不必再受限制。
耀影 SWAFAN 12 RGB风扇的规格如下:
耀影SWAFAN RGB风扇是三个一组包装的,包装盒正面就印有该款风扇最大的特点——可替换式扇叶,单个风扇拥有三层独立的LED导光圈,拥有30颗可单独控制的LED灯,使用TT RGB Plus 2.0灯效软件控制,包装正面也印有风扇的几个基本参数,而具体参数在包装盒侧面。
包装盒背面用图片很好的展示了风扇配备的两种扇叶的特性,黑标扇叶是正常的吹风扇,而银标扇叶则是吸风扇,这款风扇可以在不更改安装方向的情况下通过更改扇叶的方法改变风的流向。
耀影SWAFAN 12 RGB风扇采用了液压轴承和独特的9扇叶设计,PWM控制,转速在500至2000 RPM之间,寿命为40000小时(25℃)。整体尺寸为120mm x 120mm x 25mm,黑标和银标扇叶最大风量分别为为53.02和54.85 CFM,最大风压分别为2.58和2.19 mmH2O,噪音值分别为30.5和36.5 dB(A)。
风扇的电机最大电流其实是0.7A的,但是耀影SWAFAN 12 RGB风扇给出的官方规格是额定电流0.27A,很明显Tt限制了电机的输出功率,以此达到限速降噪的目的。
风扇默认安装的是黑标的吹风扇叶,银标的吸风扇叶作为配件放在包装盒里面,有需要的玩家可以自行更换,可以看到两种扇叶的扇叶倾转方向是不一样的,通过两种不同的扇叶,耀影SWAFAN 12 RGB风扇能在电机旋转方向不变的情况下实现风流方向的翻转。
扇叶的更换也很简单,用手指用力推就能把扇叶推出来,然后把要换的插进去就行,这种可换扇叶的除了可以在不动扇框更换风流方向之外,还可以给玩家很轻松的把扇叶拆下来 直接用水冲洗,清理方法比其他风扇方便多了。
和其他风扇用3-Pin或者4-Pin再加ARGB线的方法不一样,Tt许多风扇都是使用一个类似主板USB 2.0接口的东西,好处就是一根线就能完成其他风扇两根线才能完成的工作,坏处就是一定要使用Tt的风扇扩展坞,接线上其实说不上变方便了,配件里面还有一支润滑油,扇叶拔插都会造成润滑油的损耗,需要适时添加润滑油。
风扇的灯光效果和转速都需要使用TT RGB Plus 2.0灯效软件控制,软件并不会自动识别风扇型号,需要玩家自行选择,耀影SWAFAN 12 RGB风扇的灯光效果确实挺不错的,30颗LED组成了内外两层光圈,再加上导光的扇叶,几乎整把风扇都在发光, 软件提供多种灯光效果可供选择,玩家也可以选择使用同步线让风扇和主板上其他灯光设备同步。
实测数据在这次的Tt耀影SWAFAN 12 RGB风扇测试中,我们需要对风扇的最大风量、最大静压、装在风冷上、装在水冷上的有效风量值、模拟机箱的有效风量以及噪音测试进行详细测试。因此,我们需要专业的测试装置。在风扇测试中,数据来源于超能网自制的风量风压测试装置,本测试装置依据相关国家标准及ISO标准制备,通过管道试验风室多喷嘴/孔板来测量风扇的风量及风压,以及搭配不同系统阻抗(普通冷排、普通塔式散热器)下的风量,通过转速测试仪来监测风扇的即时转速,并在特制的静音柜中测量得到风扇全速及搭配普通冷排下的噪音值。
我们的风量风压测试装置
风压与风量测试实测耀影SWAFAN 12 RGB风扇采用黑标正向扇叶时最大静压为2.67 mmH2O,最大风量为55.8CFM,与官方标称值相差不大。它安装在风冷上的风量为32.1CFM,安装在冷排上的风量为26.6CFM,安装在模拟机箱上的风量则是51.1CFM。 而银标反向风扇测试得出其最大静压为2.03 mmH2O,最大风量为57.3CFM,银标风扇的静压比黑标要略低一点,但有更高的风量。
为了便于横向比较,我们还增加了一项同噪音下的性能数据,也就是风扇安装在冷排时通过调节PWM或电压的方式将其噪音调到一个固定值(30cm处噪音38.8dBA),当然耀影SWAFAN 12 RGB是需要使用软件才能调节转速的,使用黑标风扇时转速下降到1470RMP,风量为16.1CFM,使用银标风扇的话转速会降低至1540RPM,风量为15CFM。作为对比,猫头鹰NF-F12-2K在同条件同噪音下的风量为21.2CFM。
如果对风量、风压、系统阻抗还比较模糊,可以参阅我们的科普文章《真正认识散热风扇的风量与风压》。
可以看到,银标扇叶的最大风量确实要比黑标扇叶要大,装在风冷散热器上的时候 银标的风量依然比黑标要大,但装到冷排上就是黑标风扇的风量更大,估计是冷排的阻力更大对静压较低的银标扇叶比较不利。
噪音测试噪音测试场景为我们专门打造的消音房,环境噪音最低约15分贝,风扇位于房间中心,噪音仪与风扇吸风面中心的距离为30cm。
经测试后,Tt SWAFAN 12 RGB风扇用银标扇叶时是要比黑标扇叶噪音更高的,而且还高不少,但当他们都装到冷排上的时候两者的噪音会差不多,因为银标用的是吸风模式,产生的噪音反而比单风扇时更低,用吹风模式的黑标扇叶加冷排后噪音则比单风扇更大。银标扇叶配风冷散热器的测试没测,因为实际上即使有人会把这风扇装到风冷上也是一个吹风一个吸风这种组合,单独测一个吸风意义不大。
总结
其实从Tt对耀影SWAFAN 12 RGB风扇的介绍和定位来看,它就不是一把主打性能的风扇,只是从测试结果来看SWAFAN 12 RGB风扇的风量和静压表现还是在主流产品区间范围内,但结合噪音来看的话预装的黑标扇叶表现还是挺不错的,单风扇时55.8CFM的最大风量和43.4dBA的空转噪音,作为对比猫头鹰NF-AP12 redux-1700的最大风量是58.3CFM,空转噪音43.5dBA。
这款风扇的主要卖点当然是它的灯光和可更换扇叶设计,市场上扇叶可拆卸的风扇本来就少了,而像耀影SWAFAN系列风扇的风扇不但可拆而且还有吸风和吹风两种扇叶可更换,这样就能保障风扇的正面一直面向机箱内部,呈现最佳的灯光效果,配合TT RGB Plus 2.0灯效软件,可以打造漂亮的机箱灯光系统,此外可拆卸式扇叶有个好处,就是扇叶可以单独拆下来用水洗,清理比其他风扇简单多了。
当然了,Tt耀影SWAFAN 12 RGB风扇是三个一组的,还配三个扇叶和风扇控制盒,价格并不便宜,每组售价要799元,而14cm的版本则是849元,用这套风扇装到机箱里确实很漂亮,配备两种扇叶使它可以轻松适用各种环境, 不必为了风向而牺牲美感,适合那些想打造完美机箱RGB灯光系统的朋友。
乔思伯u5硬盘怎么装
只能显卡竖插的机箱,乔思伯U5S装机过程及翻车经验分享
2020-08-05 14:12:06 12点赞 13收藏 8评论
中杯~
大杯~
超大杯~
除了尺寸大小,你能看出这三个机箱最关键的区别吗?
换个角度再看看呢?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从左至右分别是乔思伯的A4、U4、U5S,后部视角可以很直观看到这三款机箱分别使用了三种不同的主板+显卡安装方式
A4——主板倒置+显卡竖插
U4——主板传统正置+显卡传统直插
U5S——主板传统正置+显卡竖插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底部仅有3条显卡竖插槽位,第一次看挺不适应的,由于砍掉的7条直插槽位空出许多横向空间,因此竖插槽位可以适当靠近主板,不会贴着侧透玻璃,显卡也能获得充分的进风空间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从内部看则是在底部增加了显卡竖插底座,使用两颗螺丝将附赠的PCIE转接线固定在底座上即可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另外值得表扬的是,显卡竖插底座并不会影响机箱底部风扇的正常安装(12025标准风扇 x3),仅需注意在安装风扇前先拆下显卡竖插底座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插上显卡先看看效果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亮机显卡使用影驰名人堂RTX2070 Super HOF Classic,挑了张手头规格尺寸比较大的显卡试试兼容性,长度超过30厘米,厚度也超过双槽厚,约5厘米。正面为三风扇组成的白羊座散热系统,实测温度表现很不错。显卡竖插的情况下,要是正面能带点RGB灯效就更好啦~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背面带有金属背板,直插时颜值上可以加分不少,竖插则看不到显卡背部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插入~~~U5S最长可以支持到35厘米的显卡长度,厚度建议时别超过3槽位,太厚会贴着侧透玻璃影响散热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显卡竖插的机箱更适合放在地上,便于从高往低的视角欣赏显卡侧面RGB灯效“HALL OF FAME”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圆规正转,回到机箱外观,左右面板均采用4毫米厚得钢化玻璃,并做了黑化处理,能够透出RGB硬件灯效又不至于暴露内部走线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前置面板有开关机按键(LED指示灯)、重启按键(LED指示灯)、USB3.0 *2、音频输入/输出接口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机箱后面板,乔思伯的特色之一铭牌认证——U5S,左侧还有转接出来的供电插口和选装风扇控制按钮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顶部设计和U5一毛一样,按压式出风防尘网,打开后顶部可以安装240规格冷排,冷排边上是电源位,支持ATX电源,长度基本没有限制,除非同时使用20厘米以上电源+750px以上显卡。。。一般不会吧。。不会吧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打开顶盖后可以轻松开关电源按键,这里使用的安钛克HCG750还带有“HYBRID MODE”智能风扇启停按键,低功耗风扇自动停转降低噪音
京东Antec 安钛克 HCG750 金牌(90%)全模组ATX电源 750W692.33元起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实时价格12小时前已更新
去购买优惠
满1999元减200元
扫码领取
查看更多商城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HCG750为标准ATX规格,安装在这个机箱内毫无压力,仅14厘米的长度甚至可以兼容部分迷你ITX机箱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HCG750额定功率750w,+12V最大输出可以去到744W,搭配R5 3600+RTX2070S的情况下,负载量可能都不需要风扇主动散热,并且HCG金牌系列标配10年换新!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供电接口全模组设计,原装线材为黑化扁平线,为追求美观我根据U5S机箱的尺寸自己动手做了一套镀银模组线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再来看内部设计,三围219x418x440(mm) 40L左右的体积在ATX机箱中属于紧凑型,电源前上置可以提高内部空间利用率,除底部显卡竖插结构以外,整体结构基本和U5相似。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背部设计也很简约,HDD/SDD硬盘直接挂载在背面,因此背板理线空间非常充裕
装机又双叒翻车。。。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装CPU散热翻车的情况我也见过不少,类似高度太高导致机箱侧板合不上;散热鳍片和主板供电散热模块冲突;风扇和内存打架等等,本以为都已考虑周全,没想到还是得翻车。。。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为了以防这里不兼容那里冲突的,起初买的是一款很常规的四热管塔式散热——乔思伯CR1000白色版,高度15.8厘米正好能放进U5S(CPU散热器16厘米内),宽度12厘米左右也基本是常规标准。底座直触式设计足够平整,上方四根6毫米热管通过穿FIN工业与鳍片相连。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鳍片边缘采用扣FIN设计,顶部有装饰板覆盖,并且带有RGB灯效,不过不支持同步控制,只能自动七彩流光变化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12025标准的风扇,包括线材在内整体全白设计颜值很高,扇叶带RGB效果,且扇叶支持拆装便于后期清理,翻车后续被我用在了备用方案上~~~
京东JONSBO 乔思伯 CR-1000 白色版 单塔 风冷散热器78.33元起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实时价格12小时前已更新
去购买优惠
满199元减20元
扫码领取
查看更多商城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整体颜色风格以白色为主,看起来确实挺小清新的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然而换个角度才发现,塔式风冷散热在这个机箱内会与竖插的显卡造成视觉冲突,竟然挡住了显卡侧面RGB灯效!挡住了RGB!挡住了RGB!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不知道是不是厂商有意为之,从这个角度看到CR1000竟然刚好能与这块名人堂2070S兼容,两者之间仅留有不到1厘米的空间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仔细观察U5S这个机箱结构后,发现机箱内主板上方还有不少空间,应该是厂家为240冷排特意预留的高度,因此最合适的散热方案还是一体式水冷,既不会遮挡显卡灯效,又能有效利用机箱内部空间
PLAN B!!!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由于家里没有多余的240一体水,只好翻出很久前装机用过的乔思伯下压式散热器CR701,原装风扇黑色颜色不统一,换成了CR1000上的白色RGB风扇。主板使用华擎B550钢铁传奇,之前有单独写过开箱拆解评测,内存则是宇瞻的暗黑女神NOX RGB 3600。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使用这块主板的主要原因是板载两组5V ARGB插针和两组12V ARGB插针,主板右上和左下各有一组,位置设计很有心,正好能覆盖机箱顶部和底部的RGB接口需求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CR701下压式散热的兼容性做的不错,与主板和内存完美兼容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备用散热器换上后整机效果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CR701高度只有7.5厘米,上机之后明显能看出与CR1000的区别,留出显卡上方空间展示显卡RGB灯效,CPU散热与竖插显卡互不干扰。不过换了下压散热后解热能力相比塔式会弱不少,如果是使用3600X/i7-10700等以上级别CPU时,建议选用240一体式水冷。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主板、散热、内存、显卡的颜色风格都以灰白色为主,RGB灯效也互不干扰,至此,这次装机虽然有意外翻车,但最后整机效果基本达到了我的预期,等之后有特别中意的白色一体式水冷再升级下。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最后看下背面,自己动手做电源定制线长度肯定不用担心,理线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路,右下角预留出一条SATA供电线,以备硬盘供电所需
RGB灯效展示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白天整机RGB效果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更换散热后显卡RGB灯效得以完整展现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散热风扇虽不支持主板灯控同步,只能自顾自七彩流光循环,但轴心使用了16颗灯珠过渡比较柔和rou。旁边宇瞻的NOX RGB内存更值得表扬,完全看不出灯珠,RGB流光非常顺滑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前置面板开关机键通电后会有一圈白色灯光,光线较暗情况开关机很方便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顶部防尘网隐约透出机箱内灯效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顶部透出的灯效全靠这两把酷妈的HALO风扇,外层光圈加内部扇叶组成双重灯效,且支持5V ARGB灯光同步,目前还没看到颜值更高的替代品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底部也装了3把酷冷至尊MF120 HALO风扇,整台机箱3进2出的风扇配置内部形成正压差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内存RGB灯效,支持主板灯控软件同步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主板IO护罩处灯效,同样支持软件同步灯效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显卡侧面灯效,可以通过影驰自家软件控制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总结
一定要用240一体水!一定要用240一体水!一定要用240一体水!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U5S整体结构在U5的基础上进行优化,保留顶部双风扇与底部三风扇,原本会被直插式显卡阻断的风道在升级为显卡竖插后得以解决,形成类似垂直风道的散热解决方式,有效提升整机散热性能。此外,带RGB冷头的240一体式水冷才应该是U5S的正确装机方式,配合显卡竖插后展现出更大面积的RGB灯效,对于硬件RGB玩家而言U5S是个值得考虑的箱子。
虽然装机又翻车了,但也算是一次吸取并分享经验的过程吧,谁叫我喜欢瞎折腾呢。。。以上
七叶风扇和三叶风扇哪个好?
七叶风扇优于三叶风扇,因为扇叶的片数多,同样转速的情况下,切风的次数越多,风力更加柔和。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