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镜头可以拍微距,普通镜头变微距神器

最近一段时间,老狼一直在测试近摄镜、近摄圈。以前一直认为,这两样东西总是有损画质,没有测试过。这次经过多次筛选比对,这它们有了全新的认识。
近摄镜&近摄圈
无论是近摄镜还是近摄圈,目的是都是放大拍摄对象,我们知道微距镜头的一般的放大倍率是1:1。而普通的镜头放大倍率在0.2~0.4x之间,如果放大倍率在0.5x,就具有微距的效果了。
而近摄镜和近摄圈的作用就是把普通镜头实现1:1甚至超过1:1的放大倍率。虽然目的相同,然而两者实现的方法和原理不同。
近摄镜很简单,就是在镜头前安装一个类似放大镜的效果,来实现放大的效果。
对近摄圈来说,它是装在镜头后面,位于镜头和相机机身之间的垫片,目的是改变镜头的最近对焦距离,从而实现放大效果。
近摄圈一般都有分为几节,可以分别使用,近摄接圈越长,镜头放大倍数就越高。
近摄圈上都有数字表示近摄圈的高度。数字越大放大倍率越大,但使用难度,效果都会不一样。
谁的效果好?
从原理上来说,无论是近摄镜还是近摄圈,它们都会影响画质成像。因为镜头设计师在设计镜头时都会对镜头进行校正,它们的最近对焦距离、最佳成像效果都需要调到最佳。
使用近摄镜,在镜头前增加一个玻璃镜片,这块玻璃片最终会因为透光性和玻璃带来的畸变改变画质。对近摄镜而言,不同的产品,效果差异是巨大的。一分价钱一分货,在近摄镜上体现得非常明显。因此对近摄镜要么不买,要么买好的产品。
(90元近摄镜成像效果)
(使用700多元近摄镜拍的效果)
从理论上说,近摄接圈成像要优于近摄镜。因为它只是改变了镜头与机身之间的距离。但在实际测试对比中,好的产品之间差距并不大,肉眼难辨差异,下面的测试中我们可以体会到。
近摄圈的种类很多,价格从几十元到上千元不等,对它们的选择很重要。不一定要追求最好,但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要选择可以调节光圈的近摄圈。对于微距拍摄来说,可以手动对焦,不能改变光圈大小是万万不可能的。下面是狼族选择两种产品的对比。
左边,有电子触点的近摄圈,可以自动对焦,可以改变光圈大小。
右边没有电子触点,只是一个转接筒。它只能使用镜头最大光圈,更不能自动对焦(相机无法与镜头通信)。
这张是使没有电子触点近摄圈拍摄的效果,只能用最大光圈(没有显示光圈值),景深极浅,拍叶子,可以看到只有叶子的边缘是清晰的,拍微距畸变拍不了。
使用300多元的产品,可以自由调节光圈大小,控制景深。
划重点!
购买近摄圈一定要买有电子触电的近摄圈。自动对焦到不是重要的,光圈一定要可以调节。
关于放大倍率
对微距拍摄来说,放大倍率是最核心的问题。很多人关心一个问题,是使用近摄镜的放大倍率大?还是使用近摄圈的放大倍率大?然而这个问题需要根据情况来定。两者的优缺点都十分明显。
近摄近的放大倍率计算很简单,你的镜头焦段越长,放大倍率越大。所以长焦使用近摄镜的效果是最容易出效果的。使用方便,简单。详细介绍参见:《装上它,70-200秒变微距镜头,战斗力翻倍!》。
而近摄圈的放大倍率就显得有点复杂。首先放大倍率和使用接圈的数量与长度有关。近摄圈的放大倍率计算方法如下:
新放大率=原生镜头放大率+(延伸量/焦距)
示例1:佳能50mm f / 1.8 STM的原始放大倍率为0.21倍。如果我们使用12mm的近摄接圈,我们的新放大率将为0.21 (12/50)= 0.45x
示例2:使用相同的佳能50mm镜头和12mm加上25mm的近摄接环,我们的放大倍率为0.21 ((12 25)/ 50)= 0.95x
下面是70-200mm镜头使用135mm端不同的近摄圈组合的拍摄效果。
加12mm近摄圈拍摄的效果
12mm+20mm近摄圈拍摄的效果
12mm+20mm 36mm近摄圈拍摄的效果
近摄镜与近摄圈不同,在我们确定最近对焦距离时,焦段不能改变。比如我们使用12mm的近摄圈,在70mm焦段,最近对焦距离是40cm。如果我们想使用200mm焦段,这时就需要重新调整相机的位置。
使用70mm焦段加12mm近摄圈最近对焦距离(40cm)拍摄的效果
如果使用135mm焦段加12mm近摄圈最近对焦距离就变为65cm了。焦段变长拍摄距离就远了,其放大的倍率效果基本相同。
而使用近摄镜我们确定了最近对焦距离,比如最近对焦距离是30cm,我们使用70mm的焦段可以拍,使用200mm焦段也能拍。这两者有本质上的不同,因此使用近摄镜比近摄圈要方便。
近摄镜70mm+近摄镜最近距离拍摄效果
同样的距离,拉近到200mm拍摄的效果。
划重点!
使用近摄圈,变焦镜头当定焦镜头用。改变焦段,需要重新调整机位,确定最近对焦距离。
使用近摄镜,确定最近对焦距离后,可以改变焦段,不调用整机位。
使用近摄圈如果想增大放大倍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增加近摄圈的数量。下面是12mm+20mm 36mm近摄圈,在130mm焦段的最近对焦距离。
12mm+20mm 36mm近摄圈,在130mm焦段的最近对焦距离可以达到14cm。
12mm+20mm 36mm近摄圈,使用24-70mm镜头的70mm焦段的最近对焦距离可以达到1cm,觉得没有到达最近的对焦距离,这个距离已经无法拍摄了。
划重点!
使用近摄圈建议,使用一个接圈效果最佳,两个建议12mm+20mm或12mm+36mm微距效果就明显了。使用三个,对于低于70mm焦段的镜头,很难对焦,基本贴着拍。
到底该选近摄镜还是近摄圈?
前面说了那么多,估计很多人已经看晕了。能否就直接点,到底是近摄镜好还是近摄圈好?我该怎么选?虽然都是放大对象,但两种产品却有很大的区别,下面给大家做总结。
什么镜头,什么人适合近摄镜?
如果你有一枚100mm以上的中长焦镜头,尤其适合18-200mm这样的狗头,增加一个近摄近,可以当微距镜头用。使用近摄镜会获得很棒的效果。使用方法参见:《如何在家里拍出漂亮的微距?新手也能操作》。另外你不想太麻烦的操作,比如新手,建议使用近摄镜。无论是操作,还是携带以及安装都是很方便的。
什么人适合近摄圈?
近摄圈,对任何镜头都可以用。比如像50定焦,长焦广角都可以用,接圈的数量你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放大倍率自己可以调节。操作比近摄镜要复杂一点,在画质上有一定优势。适合有摄影基础的人使用。有微距镜头的朋友,强烈建议再买一个近摄圈,把你的微距镜头变超微距。
在介绍近摄镜时,老狼不建议大家把微距镜头和近摄镜配合使用,画质降低明显,拍摄距离太近操作难度大。但用近摄圈这样使用非常合适,原本是1:1的微距镜头,可以实现更大的放大倍率,效果虽然有一点降低,但可以接受。
腾龙90mm不加近摄圈拍摄的效果
腾龙90mm加12mm+20mm 36mm近摄圈拍摄的效果,微距镜头变超微距。
划重点!
使用近摄镜和近摄圈,不同镜头的效果表现不同,并不是牛头,高素质镜头用近摄镜和近摄圈,效果就一定好。
近摄镜,适合长焦镜头,效果明显。焦段越长,放大效果越明显。而近摄圈却不一样,放大倍率与焦段长短没有关系,只与镜头的放大率有关系,以18-200mm镜头为例,使用18mm焦段的拍摄的效果与200mm拍摄的效果,放大倍率是相同的(拍摄距离发生了改变)。计算方式参考前面的介绍。
近摄镜效果的好坏取决镜头最近对焦距离表现优异的镜头,一般定焦的效果会更好,比如50mm。长焦镜头效果未必就好。
用好近摄镜和近摄圈
3个至关重要的技巧
一些同学买了近摄镜后,拍出的照片是糊的,不是产品的问题,主要问题在下面3个方面。
1.先找到最近对焦距离(反复确定),使用近摄圈,确定最近对焦距离后,不能变焦。
2.用屏幕对焦观察,放大观察。对焦是否清晰?
3.使用手动对焦,别相信自动对焦。一定要用三脚架,越稳越好。
选什么近摄镜和近摄圈好?
近摄镜的选择。尽可能选择贵的,成像效果与价格成正比。便宜的建议不购买。
狼族推荐
高品质防色散镀膜近摄镜
售价 739元
近摄圈的选择。近摄圈与近摄镜不同,近摄圈只是改变了镜头与机身的距离,只要能改变光圈大小,做工优良就ok,自动对焦个人觉得作用不大。建议选择价格适度的产品就可以。
狼族推荐
JJC,自动对焦可调光圈近摄圈
售价169元~369元
佳能5d4相机塔配什么微距镜头性价比高?
微距无弱旅,任何一支微距镜头都有强大的实力,而且也并非属于价格高高在上的奢侈镜头,如果给佳能5d4单反相机配备微距镜头,百微(EF100mm f2.8)镜头显然是最为合适的。微距镜头到底有哪些强大之处?
1、锐度高。微距镜头具有比普通镜头更高的锐度,所谓锐度,其实就是镜头支持的分辨率更高,能够驾驭照片的细节表现力。
2、放大倍率高。微距镜头之所以能称之为“微距”,它的放大倍率一般都可以达到1:1以上,可以将微小物体等比例呈现出来,普通镜头不具备这样大的放大倍率。
3、对焦更精细。为什么说是“精细”?因为微距镜头的对焦行程都比较长,特别是使用手动对焦的时候,可以非常精准地调焦,细致地把控焦点位置,比普通镜头对焦更精准。
4、无畸变。微距镜头对画面的畸变控制非常到位,由于焦距大概都在100mm左右,已经没有了广角的桶形畸变,也基本没有长焦镜头的枕形畸变,画面可以真实呈现物体原貌。
5、防抖效果好。比较新推出的微距镜头都具备了防抖性能,而且并非套机变焦镜头上那种入门级的防抖,都是防抖等级比较高的设计,即使手持拍摄也有不错的防抖效果。
佳能百微是大多数佳能用户选择的微距镜头,它虽然是红圈涂装,但并非是价格高不可攀的,比起很多动辄上万的定焦镜头,百微已经算是非常实惠的,而比起其强大的性能,真的非常超值。
百微可以用来拍花花草草,对于喜欢这类题材的摄影爱好者来说绝对是必入镜头之一。它对花草的细节呈现能力是非常惊人的,并且直出效果的色彩就已经非常不错,后期稍加处理,照片效果非常不俗。特别是可以近距离拍摄植物的细节,将花朵惊人的细节美表现得淋漓尽致。百微也可以用来拍摄人像,虽然比起135L、85L来说焦外虚化效果略显不足,人物皮肤细节太丰富以至于无法掩饰皮肤瑕疵,但这个焦段和光圈仍然是不错的人像创作之选,偶尔拿来客串一下人像镜头也是没问题的。
百微当然还可以拿来拍产品图,对于电商摄影来说百微也是必备镜头之一,无论使用闪光灯棚拍,还是直接用自然光拍摄,都可以把所拍之物表现到位,局部拍摄也毫不费力。当然,我甚至还用百微来进行过扫街摄影,可以与拍摄主体之间保持较为安全的距离,画面层次感比较明显,个人觉得这支头也完全可以用来扫街用。
总之,百微是佳能镜头中性价比很高的一支,如果喜欢拍摄小东西,喜欢微距题材,就不用绕弯子选择别的镜头了,这支镜头绝对是最合适的选择,还可以客串其它用途,一支镜头多种用途。
单反微距怎么把普通镜头转换成微距
三办法:1、近摄接圈,好处是便宜,画质损失小,但只适用于50mm左右的标准镜头,短焦长焦加了效果不明显。坏处是很多接圈不带控制触点和光圈杆,对于无光圈环的镜头来说,不能调光圈,从而造成景深浅到没法用!!!也有带控制功能的接圈,比如肯高,但是很贵,上千元。
2、近摄镜,好处是镜头功能完整,但因为加了玻璃,会损失画质。只适用于100mm以上的长焦镜头。那种几十块钱的不能买,至少要买双镜片修正像差的,不然画质差到你哭。
3、反接环,好处也是便宜,极便宜。只适用于50mm以下的短焦镜头,越短放大倍率越大,画质也越差,有非常变态的放大倍率和烂到超越极限的画质。是三种方案中画质最差,但放大倍率最高的。坏处也是没办法控制镜头光圈和自动对焦。
如何制作手机微距镜头
虽然说手机的像素已经非常好了,但是有的时候还是有些缺陷,接下来我们就来讲一讲如何制作手机微距镜头首先我们想要制作手机微距镜头的话我们只需要准备这三样东西,它们分别是一块凸透镜、一个瓶子盖、一瓶胶水。
首先我们要先把瓶子盖处理一下,用小刀将瓶盖顶部挖空,形成一个圆环形的框架。
然后只要将凸透镜放入挖好的圆形的瓶盖框架中就可以了,为了固定我们可以使用胶水把凸透镜周围粘住,然后固定在手机壳上就可以了,胶水不要放太多,这样子手机微距镜头就制作完成了。
需要注意的就是我们在用小刀将瓶盖顶部挖空的时候要小心,因为有的瓶子盖质量非常好,不要划伤手,最好使用矿泉水的瓶子盖,矿泉水的瓶子盖相对软一些。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